节后归来,防蚊先行!科学妙招请收好→
若在旅途中或返程后出现关节痛、皮疹和发热等症状,且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蚊虫叮咬史,请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,并主动向医生说明相关情况。
若在旅途中或返程后出现关节痛、皮疹和发热等症状,且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蚊虫叮咬史,请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,并主动向医生说明相关情况。
蚊子能飞多少公里,这个问题总是让人好奇。它们小小的身躯,却能展现出惊人的飞行能力。有些蚊子可以飞行数十公里,甚至更远,这让人不禁感叹它们的毅力与适应力。
八天快乐的时光总是十分短暂,国庆、中秋假期眨眼就要结束了,已经有很多外出游玩的朋友陆续踏上了返回五华的路程。温馨提示:返程路上,这份节后防“热”指南请记得查收!
近日,江门市蓬江区一个普通家庭遭遇“无妄之灾”——一家三口相继出现高烧、关节剧痛等症状,经诊断均感染通过伊蚊传播的基孔肯雅热。这起家庭聚集性疫情的背后,不仅暴露了病毒传播的隐蔽路径,更揭开了市民防蚊意识中普遍存在的关键盲区。
在今天(10月9日)上午举行的“上海健康播报”第九期发布会上,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发布秋日防蚊提示。
① 抵达家门第一步:检查行李箱的角落和缝隙,看看是否有蚊虫藏匿。
当前是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疫情高发季节,同时叠加国庆、中秋节后返程高峰,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。我市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疫情防控面临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扩散双重压力。为全力切断蚊媒传染病传播链条,进一步提升爱国卫生运动质效,现就节后全市持续深入开展“两清一灭”爱国
翻盆倒罐:认真清理房前屋后、阳台、楼顶、庭院等地方的闲置容器,比如花盆底托、废弃轮胎、瓶瓶罐罐等,彻底清除无用积水,以免滋生蚊虫。
据统计,9月28日—10月4日江门鹤山市报告病例435例。其中,86例能明确回忆叮咬史,54.65%(47/86)在室内被叮咬,45.35%(39/86)在室外被叮咬。
10 月的盐田,虽然秋意渐浓,但传播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的 “元凶”——伊蚊(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花斑蚊)仍处于活跃高峰!加上中秋国庆假期刚过,不少居民朋友返程返岗,人员流动增加,疫情传播扩散风险也随之上升。
虽然它体型微小、飞行能力弱,平时是个“户外咖”,但强风暴雨来临时,会找这些地方先“保命”——
为有效预防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,提升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,营造整洁健康的节日环境,近日,一场“防蚊灭蚊,乐享假期”主题宣传活动在YOUNG剧场正门广场拉开帷幕。
当前正值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季节,在中秋国庆假期即将结束,大家即将回归正常工作学习生活之际,我们特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做好以下防护工作:
由于昼夜温差,伊蚊会更喜欢在凉爽的清晨和傍晚活动,最适合它的温度通常在25-30℃。
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即将结束,返工返学高峰已然来临。为有效防控节后蚊媒孳生风险,保障广大市民、师生返岗返校的健康安全,广州市公共卫生委员会南沙区专责小组定于10月8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日活动。聚焦重点区域、重点单位,全力阻断蚊媒疾病传播途径,守护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基孔肯雅热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通过“清积水、灭成蚊、防叮咬”可有效降低疾病传播风险机关、团体等工作单位如何防控基孔肯雅热?收好这份权威防控指南↓↓↓机关、团体等工作单位防蚊灭蚊指南01孳生地清理(一)机关单位应做好每日的垃圾清运工作,及时清理卫生死角。
夏天,是许多人期待的季节,但同时也是蚊虫肆虐的季节。蚊子不仅令人烦恼,还可能传播疾病,让人防不胜防。作为一名资深博主,我也曾被蚊子困扰多年,经过不断尝试各种方法,终于找到了一些真正有效的灭蚊秘籍。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我用过的那些实用又高效的灭蚊方法,希望能帮你轻松
国庆中秋假期,回家团聚、出门旅行欢乐多。4日,深圳疾控专家提醒市民,在“双节”期间注意做好防蚊,清积水、灭成蚊、防叮咬,家家齐动手开展爱国卫生行动,别让基孔肯雅热或者登革热等病毒有机可乘,出现发热、关节痛、皮疹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。
国庆假期,大家在享受休闲时光的同时,也别忘了伊蚊(花斑蚊)可不会“放假”!江门气候温暖潮湿,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。做好居家防蚊,是保障家人健康、快乐度假的重要一环。